查看原文
其他

我照顾瘫痪的父亲整整八年了,把他送到养老院安享晚年,我就不孝了?养老院哪里不好了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养老运营消消乐 Author 涵美一

最好的孝心,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守护晚年的父母喜乐康健。




1


前一段时间,趁着年假回了一趟娘家,中途遇到了同村的老好人刘伯。


只见他一个人骑着三轮摩托,车上不仅载了自己的小孙子,而且还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品,从水果到零食再到补品,几乎是应有尽有。


起初,以为他是忙里偷闲去串亲戚,我便在打过招呼后笑着说了一句,“伯伯,您这是去哪个亲戚家啊?那么舍得下血本!”


听到我的话,他先是愣了一下,继而憨笑着摇了摇头,连连告诉我,自己只是去镇上。


“去看我答(爸),前些天,没收麦子时,我和小伟(刘伯的弟弟)各自凑钱把他送到了养老院,今天趁着不忙再过去一趟……也没买啥,都是一些他平日爱吃的东西。”


看到刘伯又黑又瘦的身体,想到他父亲这些年瘫痪在床,一直都是他和弟弟尽心尽力的轮流照顾,我在询问老人家身体近况的同时,也由衷的对他们兄弟二人的做法表示理解。


“唉!也没有更好的办法!答(爸)也是看到了我们的难处,很多次主动提出来要去养老院。虽然我们心里不好受,但确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你大大(伯母)吧,这两年腰间盘突出的厉害,时不时就会疼的弯不了腰,再加上还有一个小猢狲也要照料。小伟呢,家里也是一样,老老小小的,他也是忙得腾不开手……


到了我们这个年龄,不是说不孝顺老父亲,而是身体条件和精力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负荷……但不管怎么说,答(爸)瘫痪在床这八年,我们两家人对他确实算是掏心掏肺的伺候了。以后我和小伟会尽可能的多花一些钱,让他尽量过的舒坦一些。”



说完这番话,刘伯低下头猛吸了一口烟。


我从弥漫的烟雾中看过去,他黝黑的脸庞显得愈发的沧桑。




2



很难去责备,刘伯的做法是不孝,毕竟在父亲瘫痪的八年里,他和弟弟一直悉心的照料,退一步来说,倘若兄弟俩几年里真是照顾不周,以老人家的身体状况也不一定能坚持住八年的时光。


我也曾见过几次刘伯的父亲,他虽然不能站立行走,但口齿清晰,衣着整洁干净,面容也红润有光泽,如果不是因为瘫痪,以他的状态肯定会和同龄的老人一样,逍遥自在的聊天、唠嗑。


诚然,也正是因为老父亲良好的精神面貌,间接的证明了刘伯兄弟俩在照顾他的吃、穿、用方面确实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。


刘伯今年62岁,他的老父亲85岁,八年前因为脑出血,导致了下半身瘫痪。


刘伯除了有一个小两岁的弟弟,还有一个大姐,只不过她因为远嫁,期间虽然过来了几趟,但每次呆不了几天就匆匆回了家,因此,照顾老人的任务,还是落在了刘伯兄弟二人身上。


前两年,刘伯和弟弟各自的儿子都刚成家,家庭压力谈不上很大,两家人在照顾老父亲的事情上还能应付得过来,后来,随着各自的孙子、孙女接连出生,两家人在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的生活中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,尤其是农忙时节,又要照顾小孙子,又要看护老人,不管是对两个伯伯还是伯母而言,都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“挑战”。



刚有孙子的那几年,两个伯伯的家庭内部都因为照顾老父亲没少发生过口角之争,也曾在“是否把老人送到养老院”一事上发生过激烈的争吵,还曾遭遇过各自子女的不解和厌嫌。


而刘伯的父亲也意识到自己给两个儿子带来的压力,他也曾多次要求刘伯把自己送往养老院,甚至,还曾用不吃不喝“威胁”过伯伯,只不过,不管经历怎样辛酸的“鸡飞狗跳”,两家人竟咬牙一点点坚持了下来。


但随着两个伯伯都过了花甲之年,再加上两个伯母体弱多病,最近这两年,两家人越来越觉得有些吃力,最终在压力下“不堪重负”,思来想去,还是把老父亲送去了养老院。



3



实话讲,尽管两个伯伯因为不得不把老父亲送到养老院而觉得心存亏欠,但我却认为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让父亲晚年生活的幸福、安乐。


对一个农村人而言,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,依然能心存感恩的照顾丧失行动力的老父亲多年,这份孝心就足以令人动容和敬佩。


扪心自问,有多少子女在父母瘫痪时,可以做到一直陪在床前,尽心尽力地伺候着老人的吃喝拉撒。


又有多少子女,在父母晚年身无分文的情况下,依然心甘情愿、毫无怨言的悉心照料呢。


照顾身体瘫痪的老人有多艰难、又有多煎熬?我想,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地体会。



记得,之前先生的姥姥三年的时间都卧床不起、大小便失禁,婆婆兄弟姐妹五人轮流照料。


婆婆是最小的女儿,虽说那时她只有50岁出头儿,但照顾了一段时间后依然觉得有些吃不消,三年下来,腰酸背痛对她来说简直是“家常便饭”,更不用说,年纪比她大一些的兄弟、姐妹了。


后来,婆婆在讲述那段经历时说了这样一句:“虽说是照顾自己的母亲,但与养育孩子比起来,还是辛苦了很多倍,那种煎熬毫不夸张的说,真的就犹如坐牢一般。但是,也没办法,咬着牙也得坚持,毕竟是尽孝,儿女们能亲力亲为的时候不会把老人送去养老院,除非真是身体、精力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。”




4



或许,会有人说,养儿就是为了防老,就是为了父母在晚年身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,当儿子的可以伸出手帮一把。


不可置否,作为子女,在父母身体不便的时候挺身而出是理所当然要尽的孝心,然而,当父母生病卧床不起时,子女就必须要顶住一切压力去做到“不弃不离”吗?


并不是这样,帮她/他找一个好的护工、或者好的养老院,时不时的去帮忙、看望,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。


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在对待父母的晚年养老方面,尤其是遇到父母生病的时候,经济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,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不可忽略的条件。




有时候,衡量子女孝顺的前提并不是在父母生病时要一直守在床前尽孝,忽略子女们所面临的处境与压力,而是看子女是否真正的发自内心,又是否心甘情愿的孝顺。


比起打肿脸充胖子的扛起一切重担,或者心有埋怨的照料老人,对一个老人来说,晚年生活的体面、舒适、安乐才是为人子女最应该尽的孝道。




5



自古以来,子女对父母的“尽孝”都是少不了的话题,毕竟,百善孝为先是为人子女必修的一门功课。


然而,对父母的孝顺不一定非要做到事事“完美”,也不一定非要“强自己所难”的打牙硬撑。



最好的孝心,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守护晚年的父母喜乐康健。


记得毕淑敏在《孝心无价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





“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。


也许是一处豪宅,也许是一片砖瓦。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,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。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,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。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,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。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,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……


但“孝”的天平上,它们等值。”




子女对父母的“孝顺”,无论以什么方式体现,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,是耀眼还是寒酸,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为父母献上自己的孝心,真诚的为父母而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,这种做法都是无比的美好与难得。


对于父母来说,子女们的用心呵护远远大于表面上的应付;而对于子女而言,好的孝心,即便做不到“完美”的呵护,但依然无价、珍贵。


来源:养老运营消消乐,作者:涵美一


THE END


近期推荐

★ 领个年轻姑娘同居!杭州80岁老奶奶尝试养老新模式:太寂寞了,就想找个人说说话

★ 新冠后遗症大量涌现!揭开一个残忍真相…...

★ 太露骨,竟然画出无数成年人的秘密!

★ 收藏|边学边做,爸妈居家照护100条

★ 前副总理、北大教授、老艺术家、老演员等这些名人都住养老院了,为什么你还在抵触?

★ 这是中国父母年老后最大的悲哀,有多少子女忽略了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